11月24日,永川區政協主席文良印帶領區政協委員,到永津項目部參觀了智慧工地建設。
在梁場智慧展廳,文良印一行聽取了項目部負責人對永津項目概況、工程建設推進情況、智慧工地的運用效果等介紹,文良印對永津項目部在智慧工地建設上取得的成績表示贊賞,并對項目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給予了高度評價,希望項目部一定要守住疫情防線,在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進工程建設。
一直以來,永津項目部在工程建設中秉承智慧、綠色、低碳、環保理念,通過科技手段實現智慧工地建設、綠色低碳發展。項目預制梁場,采用縱列式布局,合理劃分數字化管理中心、制梁區、存梁區、鋼筋半成品堆放區、鋼筋胎架區等,設置16個臺座,承擔萬家院子大橋、孔家橋大橋等共377片T梁預制任務。
來到這里,最大感受就是“智慧+低碳”。梁場采用梁場數字管理系統和智能養護系統,實現了T梁生產管理可視化、養護智能化。在來回穿梭的龍門吊軌道外設置了二級配電箱,場內設置三級開關箱,徹底改善了以往隨意接電,線路雜亂,安全隱患大的現象;此外,制梁臺座之間設置截、排水溝,與場區外三級沉淀池相連,在確保排水通暢的同時實現了水的循環利用。該場地前期用于預制T梁,完成使命后,拆除即為高速公路路基,一地兩用。真正實現循環利用、節能環保、經濟高效。
數字梁場助力項目生產管理
物聯網技術、BIM展現、智能AI識別等手段實現了預制梁場生產有序、高效率、低成本的全過程智慧管控。其通過BIM+GIS技術構建了與現實相映射的三維數字孿生梁場,可實時查看場區內鋼筋安裝、T梁澆筑、養護、張拉壓漿、運輸等信息,對施工進度、物資動態、工效對比、質量管理等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預警,可隨時通過平臺下達生產調度指令,實現了梁場計劃、生產、運輸及架設的全環節智能指揮調度。通過全工序安全質量數據的動態采集、實時匯總、自動判別、自動報警、自動定位、動態提醒、快速反饋的智能閉環管理模式,提高了安全質量管控效率。
智能噴淋保證T梁養護質量
T梁作為橋梁承受荷載的重要組成部位,T梁養護環節控制好壞關系整個橋梁結構的受力和安全。智能噴淋系統避免了傳統人工灑水養護作業人員質量意識差和隨意性強等現象,易出現漏養或養護不及時導致T梁早期開裂、強度降低、影響耐久性等問題。智能養護系統采用互聯網技術、雨量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控制中心等模塊,基于氣象大數據系統、微信小程序、PC端等控制體系,實現腹板、梁頂、梁端全覆蓋、全過程自動噴淋養護,無需人工干預,節約大量人力。
“智慧+低碳”梁場提升公司知名度
永津高速項目打造的“智慧+低碳”梁場已開啟 密集調研、觀摩、交流模式,吸引了市公路學會、市交通局、區政府等39家單位前來觀摩交流,如今已成為“網紅打卡地”,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知名度的美譽度。項目部不斷推進“四新”、“綠色節能”技術應用,智慧建造,全面推進品質工程建設,實現了T梁預制技術升級換擋。